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重庆 成都 南京 武汉 西安 沈阳 杭州 厦门 苏州 大连 青岛 郑州 长沙 石家庄 福州 (更多城市)
.
 时值岁末,对房价未来走势的各种预测又出
  就09年房价的走势而论,在中国预测房价其实是一件非常尴尬之事。今年3月份之前,即使最坚决的鼓吹房价者,也没有想到在全球经济风雨飘摇的今年会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非常火爆的一年,那个70个大中城市房价统计“谦虚”地表明,过去10个月房价上涨不到4%,但各地房价大幅飙升屡创历史新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这的确对年初唱空房价者是个莫大的嘲讽,没有人想到09年的房市火爆至此。

  时值岁末,对房价未来走势的各种预测又出。本期,我们集纳了“挺涨派”和“挺跌派”的代表性言论,希望通过一个比较,让购房者自己能做出一个判断。

  挺跌派

  楼市如股市 没有只涨不跌的房价

  年关将近,房价走势又成敏感话题。社科院最新发布的首份住房绿皮书告诉大家,明年楼市将是“价稳量增、先扬后抑”,未来房价不会出现明显下调?这样的分析或许要让那些等待买房的投资者们感到失望。

  然而,市场是发展变化的,就像股市里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一样,楼市也不可能像眼前这样永远涨下去,一旦市场风云有变,前期高房价所积累的各种风险势必给经济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届时该如何面对,应该是政府与市场都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楼市一片“看涨”的气氛下说房价有可能下跌,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实际上,有充裕的流动性做后盾,对房价下跌的预测至少在短期内多半要落空。目前不少开发商都在捂盘惜售,其底气就来自于对房价上涨的十足把握。尤其不可忽视的是,房价到了目前的水平上,无论是拿了高价地的国企、攥着数套房的投资客,还是放出大量按揭贷款的商业银行以及卖地尝到甜头的地方政府,没有谁会愿意看到市场形势发生逆转。利益攸关,他们的当务之急自然是通过各自的方式给楼市添柴加炭,好让兴旺的楼市一直火下去,高房价最好能一直维持。

  不过,这也正好说明目前的高房价已经让获利各方成了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市场便动荡不安。前些天有消息传一些购房优惠政策明年将到期退出,市场上二手房出售数量立马大幅增加,故此才有监管部门忙着出来 “辟谣”,再三证明二套房利率政策不会调整。但现实却是,相比其他行业,房地产业不单早已恢复全盛时期的火爆,其拿地的热情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必年终算账,开发商都赚得钵满盆流,早已无需政策再为其保驾护航。相关优惠政策的调整迟早要发生,否则政府就无法推卸人为推高房价的嫌疑。而过去的经验表明,一旦政策调整,楼市肯定降温。所以,未来房价下调不是全无可能。

  况且,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活跃的楼市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日益明显。比如过量发放按揭贷款给银行带来的巨大金融风险,高房价挤压消费影响扩大内需,以及国企近于疯狂的拿地抢地行为,造成土地开发利用的严重畸形等。此外,由高房价暴利所引发的社会资金过度向房地产业集中,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新兴技术开发也是相当不利的,可以说,高房价正在给社会和民生带来很多隐患。

  为确保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对楼市暴利也应该做必要的限制。以上种种无不说明,别看现在的房价仍然牛气冲天,好景究竟还有多长是个未知数,不管早晚,调整是大势所趋。未雨绸缪,如何将可能出现的风险降到最低,恐怕是各有关方面都要提前考虑的事情。

  专家看市

  房价降到合理范围 市场依然会很好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 洪小芝

  当前,我国楼市的迅速反弹得益于政府的积极政策,同时也来源于需求的强劲增长。需求的强势不仅仅是因为通胀的预期、刚性需求的释放,更多的层面则在于民众对政府的预期,来源于购房者与政府的博弈。

  购房者之所以买房,是因为他们相信房价在未来还会上涨,虽然目前房价很高,但将来会更高。这些购房者中间,既包括投机客,也包括普通自住者。一些刚性购房者会认为,“我去年没有买,现在后悔。我现在买,为的是明年不后悔”。他们如此相信房价会上涨,大多不是基于经济学原理的分析,而是相信政府会支持房价的上涨。“房地产贡献高的GDP增长率、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依靠房地产、政府不希望银行出现不良贷款……”越来越多的民众加入到购房者的行列中去,从而推动着房价无理性地上涨,泡沫越吹越大,如此下去,会达到非常危险的程度。另外,房价的上涨会引致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形成通货膨胀。

  那么,政策真的如大众所预期的那样吗?笔者认为,政府是完全有可能在适当的时候出台调控非理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为什么呢?我们用股市来做个例子,当众多的股民预期奥运概念、国庆概念的时候,政策托市了吗?没有。在我国,股市是大众认为政策市的一个典型的市场,他们总是天真地去猜想政府不会容忍发生的事。而政府呢,更多时候是还自由给市场,用事实表明了自己的立场,逐渐地建立了自己的公信力。笔者认为,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会逐渐退出市场参与者的角色,而更坚实地承担起宏观调控的职责,来维护和巩固市场经济改革的成果。

  面对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而忘记了股市里的教训,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看到房地产市场里政府调控的实践,本来要有的调控因为金融危机而搁置了。因为还没有,所以相信以后也不会有———这种认识是盲目的。笔者相信,政府对于房市的调控一定会到来的,而且一定能够成功的。理由如下:的调控一定会到来的,而且一定能够成功的。理由如下:

  房地产对GDP的贡献的确很大,但要GDP长期持续地增长,需要的是健康良性的房地产市场。房价的非理性上涨遏制了其他消费的增长,会加重我们的内需不足;房价的泡沫如果不及早解决,会越吹越大,最后破灭时会对经济产生很大的破坏性;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随着其他行业的成长,房地产行业的显著性会越来越低。

  不良贷款的风险并不大。新楼盘的贷款是房价的七成,二手房的贷款大概是房价的五折左右。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房价的适当降低,并不一定会产生大规模的不良贷款。现在进行调控,房地产并不会出现崩溃。这是因为实际的需求依然很大,只要房价降到合理范围,房地产市场依然会发展很好,不会出现大量的不良贷款。但如果一直不进行调控,等泡沫大到无法控制时再破灭,那个时候才会有大规模的不良贷款。另外,即使有风险发生,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的银行和购房者本就应该承担相应的风险。这样也有助于他们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意识。这也是在树立政府的公信力,有了公信力,银行在放贷时自然会考虑到风险,把风险掌握在可控之内。

  应该认识到,尽管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地方政府却不是政策的制定者。合理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的制度引导下,种种利益关系的纽带自然会瓦解。这不能成为不调控的理由。

  如果政府出台政策来调控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市场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那么,政府就在公众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公信力。政府在公众预期中的威信,会引导市场走向理性。当市场再次出现不合理的近乎疯狂的现象时,人们就会预期政府一定会来调控,这种预期会阻止人们参与非理性的投机行为。
 本期推荐文章